盛京古玩网
2018-02-01
《核舟记》情景再现:台北故宫的雕橄榄核舟
初中语文课本中,有一篇文章《核舟记》,文言文短篇,开头这样写:
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,能以径寸之木,为宫室、器皿、人物,以至鸟兽、木石,罔不因势象形,各具情态。尝贻余核舟一,盖大苏泛赤壁云。
其实,文中所说的这个核舟,确有器物,收藏在台北故宫。不过,细节有一些出入:
台北故宫馆藏的核舟,不是明代文物,而是清代;工匠的名字叫陈祖章。
陈师傅来自广东,于雍正时期进入清宫造办处,在乾隆二年(1737),依照橄榄核天然的外形,将一个果核雕琢成一艘小船,船上乘载八人,每一位人物的动态、表情各有不同。最特别的是,船底刻苏轼的《后赤壁赋》全文,三百余字,细密井然,堪称鬼斧神工。
清 陈祖章雕橄榄核舟
(底刻「后赤壁赋」全文)
纵1.4公分,横3.4公分,高1.6公分